數百年前歐洲的女性一直是裸體睡覺,直到16世紀才開始穿睡袍,這種睡衣將女性從脖子到腳圍得嚴嚴實實。但隨著20世紀的到來,社會氣氛變得寬松和活躍,臥室著裝也向著新的款式發展,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。
20世紀初,睡衣與其他各類服裝一樣矯揉造作,不論是女式睡衣、閨房睡袍、茶袍等,均有精美繁雜的懸垂裝飾和層層疊疊的穿法,卻忽視實用性。即時期,睡衣全是奢華的絲質絨質定做服裝,是有線的上層階級的屬物。一次世界大戰來臨,令睡袍變得不那么松垮,同時帶來較男性化的簡潔款式。戰后經濟發展,歐美旅游業興旺,以至于服裝店開始制作睡袋、床罩、枕頭及床單,并與女式睡衣相配套,帶動了寢室系列的時尚。同時因為旅游生活的需要,睡衣款式也越來越輕快。
20年代,黑色花邊**問世,它顯示出性感的穿衣情調,并由此影響深遠。
30年代不斷強調女性化,開始流行睡袍裝,睡袍通常用透明雪紡綢或透明棉織紗做成,可以勾畫出身體線條,一般開領較低,裙長拖地或長及小腿,并配以外套如短大衣或披肩。
隨著30年代后期二戰的開始,夜生活逐漸消亡,因此高檔女式睡衣幾乎沒有需求。這時候需要的是現成易穿的衣服,例如全天候可穿的毛質法蘭絨睡裙可兼做晚禮服;易于洗熨、攜帶的細小質輕的雪紡類絲織睡衣;染色棉布做的可調節腰圍的輕便睡裝。
1945年二戰結束,經濟復蘇、歌舞升平,漂高的女性味十足的睡衣重新時髦。
到50年代,和其他女式內衣一樣,睡衣成了主流。隨著工業技術的創新,尼龍面料廣泛應用,給服裝業帶來革新,涌現出了多種材質的內衣、睡衣、款式和從端莊高貴到短小性感的多樣化風格,以及新興的前所未有多的多種內衣品牌。
60年代,隨著商品經濟飛躍發展,價位合理、即時尚質量又好的女式內衣與睡袍做為成衣在商店廣泛銷售,睡衣和內衣走進了每個女人的衣柜。同時,它們還被經常穿出去展示,女士們穿著耀眼的長袍兼做晚禮服去劇院看戲、晚宴;睡衣制品出現在海灘、網球場或市場上。
【本文標簽】
【責任編輯】